擇偶的目的- 創二:18~24
- 結束獨居生活
- 與另一位異性攜手進入婚姻
- 共同經營一個家庭
- 五個層面的分享
- 肉體中彼此滿足
- 工作上彼此分擔
- 生活中彼此分享
- 生命中相互建造
- 角色中彼此成全
- 夫妻關係可以滿足人對
- 親密關係
- 歸屬的需求
- 創二:18~24
- 為何要重視擇偶
- 因為 ...
- 由於擇偶的目的是為了成全未來的婚姻
- 所以 ...
- 不得以兒戲般的態度、要以嚴肅的態度和聖潔的行動去進行
- 因為 ...
- 擇偶的認知
- 婚姻關係是一種「兩個人以上」的關係
- 婚姻生活是夫妻雙方合作經營的生活
- 雙方「共同聯手」所建造的婚姻生活
- 共享二人勞碌同得美好果效
- 成為甘苦與共的扶持者
- 來自不同背景
- 生活哲學的差異
- 「價值觀」的不同
- 在擇偶和交往過程中,雙方應抱持
- 理性的態度
- 考量彼此是否擁有接納的能力
- 考量彼此是否有面對雙方差異的能力
- 有人曾提出擇偶條件的建議:
- A = Appearance ( 長相、外貌 )
- B = Background ( 背景、家世 )
- C = Christian ( 信仰 )
- 對基督徒而言,是一名堅持真正「重生」的基督徒
- 擁有愛主並為主而活的心志
- D = Devotion ( 信心、美德 )
- E = Education ( 教育程度 )
- F = Finance ( 經濟基礎 )
- 作者提出三方面基本認知
- 他(她)和個人的關係
- 1.具備自我表達和溝通的能力
- 妥協(協調)─建立共識
- 關鍵在於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意思給對方,並正確地理解對方傳遞的訊息
- 表達的重點在揭櫫自我的
- 思想
- 情感
- 意志
- 溝通的媒介影響相處的品質
- 態度
- 言語
- 動作
- 作者建議婚前溝通的幾個觀察重點
- a.要
- 清楚
- 正面
- 直截(非指快言快語)
- 誠實
- b.不
- 誇大
- 虛假
- c.
- 從容自若
- 不帶「自衛」或「攻擊性」的態度和言辭
- 不批評、不論斷、不譏諷、不幸災樂禍、不令人尷尬
- d.語氣排除
- 「主觀」
- 「操縱」
- 「命令」
- 「張狂」
- 「吹毛求疵」
- e.避免
- 「弦外之音」
- 「暗示性」
- 「謎語性」
- f.懂得
- 做合理的要求或拒絕
- a.要
- 2.具備成熟的性格
- 自我肯定
- 自我管理
- 思想
- 情感
- 意志
- 生活
- 勇於面對事實、不把挫敗歸咎他人、勇於承擔責任
- 能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緒、不讓惡劣的情緒「波及」或「污染」他人
- 容易與人相處的人、不會過分的自我防衛或特別敏感
- 不會將自己過去經驗套用在其他情境中來加以解讀,以致歪曲事實或誤會他人
- 對自我有客觀和正確的認知
- 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;也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
- 3.具備經營生活的決心
- 彼此通力合作一起面對經營
- 經營生活必須以「決心」作為後盾
- 1.具備自我表達和溝通的能力
- 他(她)和家族的關係
- 認識並了解對方的家人
- 姻親關係的重要性不亞於夫妻關係
- 被雙方家人真正接納是更重要的事實
- 戀愛過程中不要只聚焦於兩人身上,務必試著了解對方家人,讓他們接納你、愛你
- 他(她)和社會的關係
- 結婚不只改變了彼此的角色,也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親戚和朋友
- 婚前無法預測婚後社會關係的狀況,但可加強心理建設準備學習接納對方的親人與朋友(對自己而言是陌生的)
- 如何建立積極美好的關係?
- 除去個人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價值觀
- 配合對方作為努力的目標
- 「無私」和「捨己」的精神是經營婚姻的最高藝術
- 他(她)和個人的關係
- 適宜的對象
- 「在主裏」
- 要在「上帝的家中」選擇
- 選擇「分別為聖的人」
- 信與不信不要同負一軛
- 上帝注重「主裏的婚配」為要人得著「虔誠的後代」
- 「重生」、「愛主」、「為主而活」
- 重視上帝話語的人
- 以耶和華為樂的人
- 專等候神的人
- 敬畏耶和華的人
- 有智慧、有知識的人
- 具備才德和殷勤的人
- 不輕易發怒的人
- 心存謙卑的人
- 成全聖徒的人
- 自我的預備
- 心理方面
- 接納
- 對方家庭
- 對方親友
- 彼此差異
- 勇於面對挫折
- 面對體力的疲憊
- 款待親友所帶來經濟上的額外開支和精力的消耗
- 雙方價值觀的衝突
- 姻親間可能引發的衝突
- 因對方的社會關係帶來的困擾
- 生活中的壓力與突發事件
- 生活中的各項經濟計劃與開支
- 責任的承擔與捨己
- 接納
- 實際生活
- 保持聖潔、正常有紀律和喜樂的單身生活
- 充實自我、多方學習、讓自己更加成熟
- 操練自己在個性上、情緒上更加成熟、體貼、親切
- 請教婚姻成功的長者或朋友如何經營成功的婚姻
- 多與對方親人朋友相處、溝通,也學習適應他們的生活方式
- 提早與雙方親人溝通未來經營的家庭模式,增進雙方家族間的理解與接納
- 及早儲蓄為未來作預備
- 考慮未來如何配搭教會服事工作
- 心理方面
- 結語
- 唯有選擇好並決定去「委身」和配合「捨己的愛」,才能經營出真實和地久天長的愛情與婚姻
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
Ch9.擇偶的認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