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消息

~教 會 (五月)消 息~
——2014年第季的讀經日程,目前還有剩餘,歡迎弟兄姊妹自由拿取,人手一本天天享受上帝話語甘甜。
——宣道會南區四堂家庭聯誼活動在5/17(六)上午10:00於教會舉行,邀請弟兄姊妹一起來參加,我們邀請到1919救助協會的廖主任,來分享他們的事工。
——5/15 10:00,羅佑任弟兄在海總進行尿道結石取出手術,請代禱

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

網路流傳文章:給馬總統的一封信

給馬總統的一封信

      十七年前我在沒有心裡預備的情形下投入了青少年輔導工作。當時,因著許多父親的外遇,造成許多單親的孩子,看見一群流離失所的青少年,被幫派吸收,被學校 忽略,被同學欺負,在最需要被引導的青澀年紀,因著父親的缺席,在成長的過程中載浮載沈,他們的痛苦和掙扎令人傷痛!青少年,是最渴望父親可以成為心中英 雄的時刻,父親的缺席,是他們生命中難以彌補的痛。
     那個年代的母親是偉大的!守著孩子,茹苦含辛,養育孩子長大。
     十幾年後的今天,是母親出走的年代。許多父母生下孩子,爸爸外遇了,媽媽也不再甘願守著孩子,把孩子交給祖父母,媽媽也走了。「隔代教養」是個新名詞,代表著孩子們更大苦難的開始。同時,也是新的社會問題的開始。今天許多邊緣的孩子,來自於隔代教養的家庭。
     許多孩子恨他們的父母。為什麼把我生下來,卻不能養我?照顧我?為什麼只顧自己?既然如此又為何要生下我?這是許多隔代教養的孩子憤怒的呼喊!
    今天,大人們都很強調自己的權利。但孩子們的權利呢?如果孩子可以選擇,他會願意選擇成為未婚生子的那個孩子嗎?如果孩子可以選擇,他會願意被同性戀的父 母收養嗎?如果孩子可以選擇,孩子會願意父親外遇,母親外遇,為了追求自己情慾的滿足,而必須忍受孤獨和羞恥嗎?如果孩子長大,要寫一遍作文:「我的父 親」或是「我的母親」他要如何去描寫自己的父母呢?他可以以他的父母為榮嗎?
    大人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利,小孩卻沒有選擇的權利。甚至,連發出聲音的權利都沒有。作為青少年的輔導,我很想替這些弱勢的孩子發聲。
    作為父親,我也想要為自己的孩子發聲。
    我有一個小學五年級女兒。有一天孩子告訴我,老師告訴學生,可以有性經驗的體驗。我很驚訝學校的教導,如果,萬一孩子懷孕怎麼辦?孩子被騙怎麼辦?民國一 百年的學期開始,教育部將把「兩性平權運動」和「多元情慾」和「同性戀議題」放入教育課程,對一個父親而言,我感到震驚與痛心。
    「同性戀議題」是爭議性的。既然是爭議性的,可以讓社會大眾有更多的空間去討論,遊行也好,媒體也好,大學的學術討論也好,都是民主社會開放多元的象徵,我們不應壓抑任何一種聲音。包括同性戀的聲音。
     但是,放在小學和國中的教育是另外一件事。這關係到孩子們未來一生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。當孩子們還無法自行判斷時,灌輸孩子一種爭議性的觀念,這是一種價值觀的霸凌!一個強迫!一種思想的霸凌。
    小學和國中教育是基本的教育,應該教導孩子確定的真理,而不是爭議性的敏感議題。我不反對讓同性戀議題有聲音,我贊成不應該歧視同性戀,但是,把他放在教科書裡並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,擴大了社會問題。
    我懷念過去的年代。母親願意犧牲自己的青春,養育因著戰爭或是外遇失去父親的孩子。孩子因著母親的犧牲終於長大成人成為有用的人。那是一個在艱難的日子彼 此感恩的年代。現今的時代,高舉著個人的權利,卻忽略了作為父親與母親的責任,高舉著情慾滿足的權利,而忽略了在大人「情慾」權利被滿足的背後,許多無辜 受傷的孩子。
    我知道,政府和學者說:我們可以補助這些孩子,政府可以作預算增加更多的社工人員。如果你問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:「你要政府的補助,還是要爸爸和媽媽?」您可以找一個民調機構做做調查,結果很容易知道。
    十年前父親出走家庭,造成許多的單親家庭,十年後的今天,母親也出走家庭,造成所謂的隔代教養問題。今天生育率降低,人們對婚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,這一代 長大的孩子,怎麼會對家庭和婚姻有信心呢?自己的遭遇,不是單親就是隔代教養,誰還想生孩子,經歷自己所經歷的痛苦?我們對自己都失去了信心!這不是政府 的補助可以解決的問題。
    現在,教育部還要把爭議性的「同志議題」強加在國民教育之中,未來十年,我們的社會會更好嗎?我們對婚姻和家庭會更有信心嗎?我們的孩子會更幸福嗎?教育 部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?把這樣爭議和敏感性的議題放在教科書裡,是想要塑造什麼樣的孩子?教育部的夢想是什麼?
      懇請馬總統三思,這個決定將影響未來下一個十年!一個家庭中父親走了!母親也走了,為了大人的情慾,情慾實在偉大,偉大到足以犧牲孩子的家,足以放在小學和國中的教科書裡。我不知道,這樣下去,若是成功的把家庭價值毀滅了,對國家和教育的未來貢獻是什麼?
      期待,所有與我有相同擔心的家長,一起站出來,表達我們作為一個家長的聲音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